芷江索子街吊脚楼位于县城内步行街与龙津路交叉口西北150米,总长1380米,源自于沅州古城西门古城墙外的黄公堤上的河街。
自宋熙宁七年(1074年)置沅州府起,东南西北城墙均为土质城墙,因西城墙常遭洪水侵蚀,明正德十六年(1521年),兵道黄天爵筑黄公堤(土堤),以为挡水啮之用。嘉靖三十三年(1554年),总督冯岳改筑表里以礕石,并仿城墙制建以仓库、卫所、哨楼及城墙石垛,城墙两层成为当时独有景观,于是黄公堤上开始兴建房屋,形成河街。清末民国,以西门码头为中心的河街成为各类人群聚居之地,商人、手工艺人、船家等在这里搭建各类木质结构吊脚楼,河街熙熙攘攘,逐渐形成形如索、长如索、窄如索的街道,加上做竹木搓索子的手工艺人集聚此于,“索子街”因此得名。
索子街于2005年进行了改造,如今索子街遍布酒吧和特色侗家旅店,是娱乐休闲的好地方。
2022年12月26日,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官网发布公示,索子街达到省级旅游休闲街区标准,拟认定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。